青岛少海茶叶有限公司
Add: 山东省青岛胶州市营海第二工业园
邮编:266318
Tel: 13793269090 Fax: 0532-82201202
网址: http://www.shaohaitea.com
http://www.shaohaitea.net
E-mail: shaohaichunbo@163.com
山东省茶文化协会会长王裕晏通过历史考证与总结,认为历史上山东有过产茶的记述,明代就有“莱州茶”、“海州茶”,因此认为,上世纪“南茶北引”是茶产业的恢复。 山东曲阜师范大学孔子研究院研究员骆承烈通过史料的考证,发现明代《兖州府志》中记载了曲阜县“蒲圃”(菜园)中种有六株槚树,说明鲁国春秋时,山东就种有茶树。该论文的这种推理值得推敲,古代“槚”字指两种植物,一是楸树,二是茶树.楸树是紫崴科,梓树属.高大落叶乔木,是优质用材树种,花色艳丽.古人有栽楸树以作财产遗传子孙后代的习惯.因此,当时曲阜那个菜园中种的也许就是楸树. 南京农业大学茶学研究所章传政等专家们,通过若干史料的考证,阐明了至迟在金代(公元1195年前后),山东就有茶树生长的记载。同时发现载于1940年日本《茶》杂志上生长在高胶县一株树龄达600多年的大茶树照片,这说明山东高密、胶州一带在明代已有茶树生长。该论文对这株树木的判断可能有误,据调查山东一些地方确实有一种叫“茶叶树”的高大乔木型树木,这种树嫩叶可代茶叶饮用,这种“茶叶树”,学名“流苏”,属木犀科,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及以南地区。所以日本《茶》杂志上的那株高大树木也许就是木犀科的流苏。 杭州陆羽与径山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赵大川,查阅到清代乾隆年间的土产史料中有山东沂州府的“蒙顶茶”,说明山东临沂地区,在清代乾隆四年己生产茶。但沂蒙山地区过去也有一种地衣一类可当茶饮的“蒙顶茶”,因此不知道史料中记载的“蒙顶茶”是否有可能指的是这类非茶之饮。 青岛广播电视局的刘国明,从植物学、气象学、文学、史学、考古学、地理学、茶学等多方论证,推论中国黄河流域特别是山东崂山地区,古代极有可能存在原生茶树,也就是说这一地区也有可能是茶树的原产地之一。因此他对陆羽《茶经》的论述“茶者,南方之嘉木也”提出了质疑。但该论文中所引证的资料没有这一地区存在原生茶的直接论据,多数是推论而已。另外论文中多处提到这一地区有山茶存在,这是事实。茶树是属于山茶科,但开红花的山茶与开白花的茶树必竟是两种植物,中国很多北方地区都有山茶存在,但并没有原生茶树。因此中国古代黄河流域有原生茶存在是缺乏证据的。 |